全國服務熱線
全國服務熱線
0714-7650199
資訊詳情
陽新縣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黃石廣電網訊 發展產業,是實現精準扶貧從“輸血”到“造血”的必經之路。陽新縣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持續脫貧。
近日,在龍港鎮界首村的湖北郁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村民們正將剛采摘的黃桃裝車,這批黃桃將要運往山東的食品加工廠。在此等候的貨車司機告訴記者:往山東那邊,今天有4噸,品質很好。
湖北郁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迎春:我們今天的早熟品種,是送加工廠的,我們以為這個品質不會怎么好,但是收果的人都說,要比周邊地區的口感都要好,得益于我們這的高山氣候。
界首村,座落于連綿起伏的鐘山下,全村19000畝土地中有18000畝是山地,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達到133戶446人,特殊的地理環境一度被認為是阻礙村子發展最大的瓶頸。然而,在湖北郁林農業有限公司看來,這里儼然就是一座待開發的“金礦”。
經過幾次考察,2013年,郁林農業公司正式落戶界首村,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規模種植香榧和核桃,界首村所有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每年按照每畝收益的3%進行分紅。
香榧、核桃雖然營養價值高、價值不菲,但生長期長達8至10年,在駐村工作隊的指導幫助下,公司因地制宜謀劃出“以短養長”的發展方式,在基地里套種黃桃、中藥材和豆科作物來增加收入。
為了實現整村脫貧,界首村決定利用郁林公司的種苗和技術,同時整合扶貧到戶資金、產業扶貧資金和社會資本共200多萬元,以“532”模式即群眾占百分之50股份、村集體占百分之30股份,公司占百分之20股份,發展1500畝的香榧、核桃、黃桃種植基地,變扶貧資金為入股基金,讓農民成為股東。隨著種植規模不斷壯大,公司已經吸納界首村266名貧困戶在基地務工。界首村村委會副主任 張召銀介紹,這幾年光勞務費就達到了588萬多元,湖北郁林公司為村里脫貧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經過5年的建設,界首村香榧、黃桃種植已經達到5000多畝,貧困戶們在基地里收“租金”、分“股金”、掙“薪金”,荷包漸漸鼓了起來,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龍港鎮界首村只是陽新縣開展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正乘著脫貧攻堅的東風駛上快車道。
在龍港鎮,陽新禾田食品有限公司充分挖掘月臺村特色資源,規劃綠色食品產業項目,把小小的芋頭圓推向了大市場;在白沙鎮,湖北金鷹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利用平原村的荒山荒坡,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帶動當地村民和貧困戶就業增收;在排市鎮,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北三元實業有限公司通過在油茶綜合開發上下功夫,不斷提升油茶附加值,讓油茶果成為脫貧致富的“金果子”;在木港鎮,當地政府依托陽新繭絲綢公司在全鎮推廣桑蠶種養殖,桑蠶產業的發展壯大,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目前,我市已經擁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7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232家,新建產業522個,基本形成了木港桑蠶、白沙苧麻、排市油茶、楓林臘米、王英旅游等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輻射帶動近3萬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陽新縣禾田食品有限公司